首页 > 历史 > 明清历史

历史题材的电影那么多,哪一部电影最让你印象深刻?


2024-04-17 15:04

漫长的居家隔离期结束了,相信大家跟小编一样,在家里一边认真看书码字,一边刷着抖音、B站,看看电影。

很多电影虽然打着”虚构“的幌子,却拍得比教科书精彩多了。科班出身的人对历史主题的电影往往不屑一顾,以挑毛病为乐,却也难以否认电影对于大众历史认识的塑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题材的电影那么多,哪一部电影最让你印象深刻呢?

我们把这个问题发给了海内外100位历史学家,邀请他们一起向读者推荐

“哪一部电影最能培养历史感?”

短时间内就收到了29位学者的精彩回复

感谢各位老师

的支持!

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推荐人:王明珂

单位:”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对华夏及其边缘人群的历史与人类学探索

推荐理由:

如果历史感指的是个人对于历史的敏锐感知,那么我觉得 “少年Pi的奇幻飘流” 是最值得大家细细品味的电影。它的核心议题是人类的神性与兽性本质,电影故事以一次海难后发生之事实与幸存者的表述来呈现此议题。剧本作者借着这些情节说明人有其兽性,但其兽性可被理性或内在神性驯化。主角Pi说的一些话,如“这世界并非只是它的真实存在,而是我们所认识的它”等等,可以让我们深思过去发生的事实﹑人们对事实的认知,以及认知如何被表述,三者之间的落差。

二、《宾虚》/《Ben-Hur》

推荐人:罗新

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民族史,代表作为《中古北族名号考》

推荐理由:

表演出色,故事宏大又紧凑,把地中海地区的历史、宗教与英雄主义想象串在一起,使人涌起去调查这一段历史的激情。

三、《傲气盖天》/《 》

推荐人:张帆

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从事蒙元史,北方民族史,明史研究

推荐理由:

能培养历史感的电影其实很多。首先想到的几部,《活着》《日瓦戈医生》《影子武士》都令人信服地展现了宏大历史场景,但前两者主要性质不能归入历史片,后者基本上属于历史片,可主人公又是虚构的。《国王的演讲》在历史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很成功,但历史场景展现又很少。因此推荐《迈克尔·柯林斯》(反感中译片名,太土了)。我觉得该片主题、人物、场景兼优。而且,几位主要演员都是我很喜欢的。

四、《列宁在十月》

推荐人:刘一皋

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研究内容为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台湾史以及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

推荐理由:

1、我们不懂,电影使得理解更感性。

2、内容基本真实,至少符合一般常识。

3、电影表演、语言一流,服装、背景正常。

4、一些情节片断在中国再现,可比较、回味、思考。

五、 《阿甘正传》

姓名:王涛

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史、教会史、数字史学,著有《主教的书信空间》

推荐理由:

将一位虚构小人物的人生轨迹,放置在美国历史的背景之下进行刻画,生动有趣且极具时代感。通过电影情节的展开,既让观者了解到美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走向,也让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宏大历史背景之下平凡人物的非凡命运。观看这部电影,是在感受小人物的私人史,也是在观察时代的宏观史。

六、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南京历史系教授_南京大学近代史专家_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

姓名:于文杰

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从事英国与英联邦、海上丝绸之路与艺术史研究,著有《英国十九世纪手工艺运动研究》

推荐理由:

她反映出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历史,她折射出中国人民一代一代人生命的心灵之光。

七、《总统班底》

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_南京历史系教授_南京大学近代史专家

姓名:高芳英

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系 教授

从事美国史研究,著有《20世纪以来美国公共医保制度研究》

推荐理由:

此片描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下台经历,虽说是故事片,但更像是纪录片。电影给观众展现了两位《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是如何揭露美国历史上一个最大丑闻的内幕——水门事件。学生可以通过此片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政治制度(两党制、总统制)的实质以及美国政治民主中的某些弊端。

八、《莫斯科保卫战》

姓名:张箭

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 教授

致力于世界中世纪史、基督教史、中西交通和比较研究,著有《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推荐理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英苏美中四大盟国加一些中小国打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的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德国是法西斯轴心国中最危险最凶恶最强大的元凶。而苏联是打败德国法西斯的最大功臣,并为之付出了最惨重的牺牲。苏联大型彩色宽银幕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上集《侵略》[Агрессия],下集《台风》[Тайфун])便生动、感人、全面、立体、深入、宏观地展现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前夕的国际风云变幻和1941年6月至1942年1月苏德战场上最紧张最危险牺牲最重损失最大的历史进程和战争故事。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出动550多万大军,3500多辆坦克,5000架飞机,数万门大炮自行火炮迫击炮,纠集了意保匈罗芬西班牙斯洛伐克维希法国等法西斯仆从国的好几十万军队,公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发动侵苏战争。苏德战争爆发!由此形成“二战”中最大规模最重要最关键的陆空战场和战线,即苏德战场和战线。该片无情揭露批判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狠毒,热情讴歌了苏联各族人民和红军在苏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殊死抵抗、浴血奋战、艰苦卓绝不屈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极大弘扬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荣传统。苏联军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终于把凶恶的敌人挡在了首都莫斯科城下,基本稳定住战局,渡过了最危险的生死存亡的危机,为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和日后的大反攻阶段奠下了基础。

影片场面极其壮观,气势极其恢弘,演员表演极佳,服装道具布景极真,音乐极其优美民族风格浓郁,导演极其匠心独运,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艺术品。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大规模的战争片。

影片摄于1985年,1987年在中国翻译公演。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一时一票难求,钓票成风。

九、《潘多拉》

推荐人:陈贤波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海洋史等,著有《重门之御:明代广东海防体制的转变》等。

推荐理由:

移情和共情是历史感很重要的部分,我们所做的,总是希望努力回到历史现场,体会各色人物的情感思想,理解他们的行为活动。电影《潘多拉》讲述核灾难事故发生后各色人物的复杂应对,有政府官员,有核电厂管理层,有工程师,有消防员,还有很多无辜受害而彷徨失措的普通小人物。故事的最后,是男主角出于家庭亲情而非民族大义牺牲自己,情感丰富,让人动容,对超越大历史叙事理解小人物情感,或有撼动人心的启发。

十、《英雄》

推荐人:张朝阳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社会史、古代文献、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著有《中国早期民法的建构》。

推荐理由:

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以刺秦为主题而展开演绎,最终以刺客的自我牺牲而结局。情节虽为杜撰,但也有《史记▪刺客列传》的几分遗风流韵。整体场面宏大,服饰和场景布局比较注意与文物参照。语言组织和战争场面的刻画具有历史感。尤其是万箭齐发的场景,让人恍悟置身古战场。但最精彩的一幕是李连杰与甄子丹的对战,大有古人之风。值得一看。

十一、《火烧圆明园》

推荐人:苏泽龙

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主要从事区域社会史、近现代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推荐理由:

历史电影的生命在于真实,他是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情节的表达来感染和影响观众。由香港导演李翰祥1983年执导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为核心,用开阔的视野将慈禧入宫、英法侵华、咸丰离京、火烧名园、同治御极、两宫垂帘等纷繁的历史细节提炼成生动的瞬间和具有象征意味的图像与大历史之下人物的命运相结合演绎出晚清历史的主题。让观众在旁白戏说,亦庄以谐的画面中记住历史、反思历史。

十二、《南汉山城》

南京大学近代史专家_南京历史系教授_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

推荐人:戴海斌

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专业方向为中国近代政治外交史

推荐理由:

好的历史电影,或者说能够培养“历史感”的电影,非常多,我只能推荐最近看过、而印象特深的一部。它讲述的是1636年(农历丙子、清崇德元年、明/朝鲜崇祯九年),清人第二次征韩(韩国史书谓“丙子胡乱”),朝鲜国王仁祖及众臣被清军围困在南汉山城四十七天,最终接受城下之盟,结束与明朝二百多年的朝贡关系,改奉清为正朔为故事。电影结尾,仁祖率百官群臣在今首尔附近的三田渡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头礼,以保全朝鲜全境免遭战火涂炭,而清军押解五十万朝鲜人作为俘虏扬长而返。

电影出自素来擅打民族鸡血的韩国影人之手,但刻画本国史上最著名的屈辱一页,全片格调却意外地极为节制、冷峻,韩国大臣主和派与斥和派激辨“大义名分”和“黎民生路”孰轻孰重(相较史实,或有艺术加工),令人动容,也启人深思。最近我开《晚清对外关系》的课,也推荐同学们一看。另外附带一句,饰演“崔鸣吉”(主和派代表)的李秉宪表演精湛,直男如我,也深觉得有魅力。

十三、《至暗时刻》&《冰菓》

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_南京历史系教授_南京大学近代史专家

推荐人:赵思渊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推荐理由:

如果是电影的话,我愿意推荐《至暗时刻》(2017),这是一部在演出上非常值得称道的作品。对丘吉尔演讲的再现,令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很好地呈现二战前夕的紧张氛围:反对纳粹并不是从后见之明所看到的那样是必然之势,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游疑、恐惧、轻慢、幻想……都是人之常情。电影塑造丘吉尔以及当时的英国社会也不乏理想化的地方,作为电影这无可厚非。电影所塑造的丘吉尔形象,不断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向这样的一个信念:对抗纳粹,是为了捍卫现代社会之中公共生活的“善”与自由。这不仅是一场反击侵略的战争,也不只是英国对抗德国。这是一种超越民族主义与复仇心态的二战历史记忆。

如果范围扩大至各类影视作品的话,我更愿意推荐《冰菓》(2012)。这虽然是轻小说改编作品,但是非常难得地去探索当代日本史中的那“赤色”记忆。故事中,主角们所追寻的是一个高中传统文学社的历史,这个过程却将1960年代日本青年的“赤色”理想以事实与隐喻交错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同中国青年一样,日本青年一代对于1960年代的革命与狂飙,如果不是遗忘,也非常隔膜——毕竟,从“安田大讲堂占领”到《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馆就死而无憾》之间存在着多么大的认知鸿沟啊!更大的困境在于,“理想”未必代表了未来;“青年的热血”不一定是“进步”的,甚至可能是残酷的。如何面对1960年代的历史记忆?这恐怕是个全球性难题。《冰菓》提供了并不虚伪的温情。

十四、《末代皇帝》

推荐人:肖清和

单位:上海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末清初天主教史、宗教哲学

推荐理由:

荣获1987年多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深入细腻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的一生,展现了晚清、民国、新中国等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所经历的革命、伪满、抗日、劳改等不同的历史场景。虽然是很多年前看过此电影,但印象颇深,故此推荐给大家。另外,诸如《勇敢的心》、《天国王朝》等史诗类电影,也颇有历史感,大家可以一并参考。

十五、《活着》&《芙蓉镇》

推荐人:赵晋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企业史、中国银行史,著有《大时代的公私合营:以上海刘鸿生家族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为中心》

十六、《静静的顿河》

推荐人:钟焓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考古学与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

推荐理由:

当时大概距离传统哥萨克时代还比较近,所以这部电影具有保存旧时期哥萨克村落生活片段的民俗学价值。而且影片基本把20世纪初传统乌克兰哥萨克社会的那种既显得混乱又充满活力的特有面貌准确地还原展现出来,这与同时期清代满族旗人社会的衰颓没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因为两者都是典型的军事型社会,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十七、《为奴十二年》

推荐人:陶磊

单位:浙大历史系 副教授

主要从事宇宙论与古代文明研究,著有《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

推荐理由:

制度的时代错位,给普通人造成的不幸,印象尤其深刻。

十八、《维多利亚时代》

推荐人:陈日华

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

研究兴趣集中于英国地方志研究(15—19世纪),著有《中古英格兰地方自治研究》

推荐理由:

疾病与瘟疫不单纯是医学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科学、技术、环境、文化传统、政治等方面。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思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共荣共生的关系。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程漫长,在这其中,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经历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人口激增,由此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瘟疫与疾病在如何解决疾病流行的问题上,有识之士意识到,水源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著名的“约翰·斯诺水泵”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城市地下水管道的修建,它解决了污水排放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英国分别在1848年和1866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标志着政府对公共卫生的介入与关注。《维多利亚时代》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结合当时人们的生活与实践,生动地表现了这段历史,值得大家一看。

十九、《钢琴家》

推荐人:尉佩云

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德国近现代史

推荐理由:

影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 )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求生的故事。不同于以往纳粹屠犹太主题电影的宏大叙事,该片以一个普通个体的经历为主线,将所有的恐惧和受难化归为个体对生存的渴望。《钢琴家》没有咒骂、没有仇恨、没有呐喊,当肖邦的琴声响起,影片最后席皮尔曼看着温暖的夕阳洒在草地的小路上,道出了加缪的主题:在时代的洪流中,“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二十、《最后的武士》

推荐人:刘可维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副教授

从事汉唐间考古学与历史学的综合研究

推荐理由:

本片展现了近代日本倒幕运动后,明治政府与旧武士集团间爆发的激烈冲突。主人公美军上尉纳森·阿尔格兰(汤姆·克鲁斯饰)受聘训练明治政府的新式军队,在与旧武士集团作战之际战败被俘,朝夕相处间逐渐受到感染,融入其中。片中的武士保守、顽固,执泥于传统,而同时又保持着勇敢、忠贞的精神,以及捍卫荣誉的信念。在现代化的视野下,旧武士集团无疑是守旧的反动派,但其独具的古典魅力最终征服了现代文明。影片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其中优美的田园风光与血腥的战争场面交相辉映,恰如武士的优雅与残暴。作为商业电影,本片不免存在而过度美化武士形象之嫌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但其对于历史的立体刻画,仍值得我们思考。

二十一、《末代皇帝》

推荐人:熊梅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推荐理由:

采用倒叙手法,展现清末皇帝溥仪大起大落的一生,信息含量大(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满洲帝国,抗日战争,文化革命),情节有出处(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与庄士顿《紫禁城的黄昏》),细节抓人心(不举例,但肯定各有各体会)。涨知识与添艺术并举,这种历史感的电影,可以来点。

二十二、《南汉山城》

南京大学近代史专家_南京历史系教授_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

推荐人:焦堃

南京大学近代史专家_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_南京历史系教授

单位:武汉大学 讲师

主要从事阳明学与明代政治关系的研究

推荐理由:

我们在讲述清朝的历史时,对皇太极出兵朝鲜这件事,一般只是当成清朝初期一场小规模的对外战争,经常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捎带过去。然而如果转到事件的另一方、也就是朝鲜王朝的立场上,那么同一场战争立刻就会变成关系到政权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所谓“历史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能够对不同的历史主体都抱有同情之理解,不要只透过历史事件当事者中一方的目光来观察全局。

《南汉山城》是当代韩国的电影,当然会从朝鲜王朝的角度来讲述整个事件。电影中传达出的那种紧张感、压迫感和千钧一发的危机感,是站在胜利者清朝一方的立场上讲述历史时很不容易感受到的,其中的情节也有很多非常接近事实的部分。看这样的电影,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到惯常的历史叙述中容易遭到忽略的一方的处境和心绪之中,补上属于败者的那一半历史。当然,对于电影中虚构的英雄式主角和一些桥段,以及出自扮演满人的韩国演员之口的、据国内某清史专家说懂满语的人都听不懂的“满语”,就不必太过较真了。

二十三、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推荐人:宋瞳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 讲师

从事清史、满族史与满文文献档案研究

推荐理由:

历史最有魅力的领域之一,就是曾经发生,现在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各种不解之谜。开膛手杰克在欧洲,类似于雍正登基在中国,邪马台国位置在日本,总是让后世历史学家割舍不下的话题。包括美国法医侦探小说家康沃尔在内的各种人,在各种渠道提出自己的假说,在我个人觉得,这才是历史与现实连接的意义。柯南出了这么多剧场版,但贝克街的亡灵从情节,制作,氛围营造,都给我印象极深,有一种看过后,也想去收集探索开膛手秘密的想法。推荐大家去看。

二十四、 《最后的武士》

推荐人:许潇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从事佛教研究,著有《说一切有部佛教研究》

推荐理由:

《最后的武士》剧本本身中规中矩,属于典型的有历史感的电影。该片以西南战争和明治维新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美国人深度参与明治时代的日本的维新工作并渐渐认识日本传统文化的故事。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总在不断创建新事物和打破旧传统当中交替。片中对日本传统文化温情脉脉地讲述不仅仅是歌颂武士道精神的高贵和美好,更是社会发展之残酷的写照。如何面对枪炮弹药战胜盔甲刀剑、新制度摧毁旧传统,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本片以明治天皇的台词给出其思考:“我梦想一个统一的日本,国家强大、独立、现代化。如今,我们有了铁路,大炮,我们穿西服,可是,我们不度能忘记我们到底是谁,从哪里来。”

二十五、 《血战钢锯岭》

推荐人:杨东宇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副研究员

从事西部边疆研究

推荐理由:

对战争的残酷与对信仰的敬虔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家,是历史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六、《勇敢的心》

推荐人:李建彬

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 讲师

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与西方社会福利史

推荐理由:

写英国中世纪农奴反抗斗争的老电影:勇敢的心,非常值得一看。

二十七、《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

推荐人:白若萌

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讲师

从事世界经济史与发展中国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推荐理由:

两部电影充满了历史、哲学、宗教知识,如果读懂这两部电影,对了解西方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二十八、 《硫磺岛家书》

推荐人:王敬雅

单位:故宫博物院 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清朝前期政治史

推荐理由:

我们总是关注的历史叙述者的角度问题,在二战系列电影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就是这样对应角度的两部电影。从小就看着《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长大的我们,似乎从小就理所应当地继承了中国抗战的主体叙述视角。而当日本电影用同样沉重的笔触描写这一问题的时候,思想层次就变得更加丰富。电影并没有美化侵略事件,而是体现了战争下每个人物被时代牵制的命运。本来战争就是一件需要严肃反思的事件,人类也应当被当做有公共感情的主体,这可能我们渴望和平的初衷。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也正是史观转变的一个时期。因为高中历史可能学得太好了,主观认知和对其他文明的排他性非常强。现在的小朋友信息渠道比我们那会儿丰富多了,可能没有我们当初那么单线思维。对于自由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考,也比我上大学的时候深刻多了。

二十九、 《霸王别姬》

推荐人:李帅

单位:四川大学 专职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西南考古(含西藏考古)

推荐理由:

历史之精彩,往往发生在转折动荡之时;人性之善恶,常常显现于危难困苦之际。因此,动荡的历史岁月,善恶的人性世界,可能最易养成人的历史感。《霸王别姬》围绕两个京剧伶人在清—民国—新中国早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的命运变迁来展开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个人命运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漂浮起沉,烟消云散。该电影表面是讲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沉浮,其实是讲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时代变革中的兴衰波折。

通过这个电影,至少让我有以下两方面的思考:首先是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有长远的目光,不拘于时代的短视而随意否之。因为历史的“反复”何其多,很多昨天抛弃乃至唾弃的,却是我们今天想方设法要找回的。二是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个人于历史洪流虽微不足道,但社会发展应尽力不让时代的车轮随意碾压个人的命运,如此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素材来源/历史研习社 编辑/赵阳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

推荐阅读:

历史题材的电影那么多,哪一部电影最让你印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