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百家学说

《论语》十二则能真正把握儒家学说吗?


2023-08-14 14:07

教材选入了诸子百家的作品,该如何教?如何学?通过《论语》十二则能真正把握儒家学说吗,通过一篇《逍遥游》节选就能知晓庄子?显然,这都是不可能的,那么,学习这些选文片断的价值意义何在?我想,应该是让学生感受一下诸子百家的气息,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一个印痕,以待后来的再相识的机遇;或者能播下一颗种子,以待今后发芽吐叶。因此,我的观点是让学生通过若干节选片段的学习,在自己脑海里留下以自己的眼光审视诸子百家的结果。为此,设计了“一语解说诸子百家”的学习任务。具体说,就是用一个词语表达对诸子的认知,然后结合所学文本,解释这一认知的原因。

请看学习成果:

先秦有百家学说_先秦时期百家_先秦百家争鸣有哪几家

先秦有百家学说_先秦时期百家_先秦百家争鸣有哪几家

先秦百家争鸣有哪几家_先秦有百家学说_先秦时期百家

从这些“一语”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诸子的认识角度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对孔子,有的看到他的“仁”;有的看到的是“礼”;有的则看到他作为一个智者的代表,为他人“解”惑的“解”;有的则看到了他的社会价值,即“开化”百姓;有的则看到了他的人际关系准则“和”。有的则看到了他的“真实”品格;有的则看到了他对“人”的内涵的解读,甚至朱思宇同学、陈悦绮同学则用一种颜色来表达她们的独特感受。

我承认这些评价,未必能全面概括儒教内涵,当然,我并不渴望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诸子广博的思想,但从这种种不同的角度所得出不同的认知来看,各有所学,有的所得,我认为这也就够了。

先秦时期百家_先秦有百家学说_先秦百家争鸣有哪几家

灵之色

少科(1)班朱思宇‍‍

万物有灵,诸子其色。

一、夹杂余晖的落日的红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用它来形容孔子。

或许这显得奇怪,但我想再合适不过。

这余晖与落日,并不代表光之将尽,而是一次沉落中的深刻,是一段起伏但亘古的路,是一种永恒的温和的力量。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看似平淡的字,却透出深沉的力量,孔子以他的并不过分炽热的温和诉说着,仁。克制自己,一切循礼,这就是仁。一旦如此,天下归仁。孔子从未忘记“克己为先”,他又指出,实行仁德,完全在己,而不在他。平常语言,暗含道义,孔子从未逼迫,而是无声浸润。

《论语述而篇》中的一句话:“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平易近人,为人随和,但,不失礼数,自以守则,温和而严厉,自立而表率,这,便是孔子。

二、云蒸霞蔚时的温润粉紫

如果把孔子比作‍‍更为光亮而深厚的永远照耀着的红,我想说,孟子,是浸润无声的美好的星星点点的粉与紫。仁爱,如温柔裹挟,它并非强硬,而使人不自觉坠入。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本来很近的路,却偏偏要跑老远去求;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偏偏要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都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孟子总是以循循善诱的语气,在不经意的经意间,坦诚人们往往忽视的真理与仁爱最后的真实。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问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继续前进,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下得集中,积满沟渠,瞬却干涸。孟子不求过分的声望,始终以最简单而易见的事实为组成,讲述着温柔的故事。

三、坚定的黑

荀子,来自光亮。

荀子,自成一派。

荀子,永远身处坚定的黑。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君主是百姓的本源,本源清澈,支流就清澈,本源污浊,支流就污浊。荀子,从不畏惧揭开黑暗,反复挣扎只为真实。“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不会有过错了。荀子严于律己,坚定信念。“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究道义,所以人最为天下所贵重。荀子,以人为本,继承真理,守正创新。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尽管深沉,从来坚定。

四、缥缈虚无的灰与金色的透明

溯。

老者缓缓走近,以近乎透明的姿态,带着闪闪发光而又永远无法抓住的迷失与漂浮空中的忧郁色灰和那薄薄的雾,席卷而来。

我,只能跟随,而看不透他的脚步。

永远的,老子。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

万物固然,兜兜转转,徘徊挣扎,终归其根。

当不再囿于一切界限的束缚,和光同尘,自在而活,生命死亡将临,却终将重生。

降临,盛放,死亡,重生。

这就是个体生命的必然过程。

生命之流永不停息,而如长河涌动不竭。

渺小,是生命的本质。

生命脆弱如此,微小而不值一提。世界不会为谁而停滞不前。

但就是草芥般的无数生命,万物生灵,构成了宏大的生命之流。

虽然生命渺小,但万物伟大。

道,我们永远追寻。

五、飘逸的银映照着的悠远的浅蓝

庄子,我从不敢靠近的庄子。

沉醉。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庄子视野开阔,深谙“逍遥游”,看见了本源与万物,所以能以瓠作舟,用其无用,遨游天地。

数与百金,封或无地,并不重要,它们只是“道”成或未成的结果,而非我们真正应溯之物。

人生逍遥,在于“道”。

人生在世,或为蜉蝣,或为鲲鹏,都非我们能决定。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认定绝望,以为无用后便放弃。

顺其自然,无所凭借,溯其本源,知何善用,听从万物,晓其规律,方可避拙用而知何为善用,化小用为大用,用无用之用,抛“蓬之心”而悟道,而终于,化万物为舟,御自然之风,逍遥游于天地之间。

六、双眸墨绿

我看见他的眼睛。

谁在等待什么?

“非攻”,是双眸最深处从未掩饰的渴望。“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对于这些事情,天下的君子都会去责备,还说其不义。然而,最大的不义就是攻打他国,但却没有人反对,还称赞其符合道义。双眸无声,眼泪却掷地有力。

“兼爱”,是墨绿一直期待的那个瞬间。“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如果天下的人都能互相敬爱,爱别人就好像爱自己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难道还用担心有不孝的人吗?曾经坚定不移的那些美好愿望,终会在至暗时刻之后的黎明实现,我始终相信,墨子始终相信。

墨子并不擅长屈于黑暗,但从未逃避。“墨”,是古代的一种刑罚。而钱穆先生曾说,墨子,要代表“苦似形徒”的贱民阶层。

我想起他那永远闪耀而深沉的双眸。

那是我从未忘记的墨绿色,来自深渊,黑暗之中绿的生机野蛮生长而出。

七、灵之色

若只用一词,去描述,去概括,去接近,诸子大家,我想这并不能完全。

但我知道,

万物有灵,生生不息。

诸子有色,永远光亮。

虚词中的诸子百家

少科(1)班 周锦赫

助词,副词,拟声词等词语虽然没有性格特征方面给的含义,但它们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潜在的情绪。这种模糊的潜在的情绪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往往会在描绘一个人的时候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甚至比具体的描绘性格的词汇更为全面与贴切。

一.孔子:也(性格)

孔子是儒家的核心人物,他在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而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孔子在教育上也卓有建树。《论语》一书便记载了孔子对弟子的“言传身教”。其中的语句往往简短但发人深省,当我们读到那些语句时,眼前便会浮现孔子端坐于弟子面前循循善诱的景象。在那样的对话中,没有君臣之间的尊卑之分,也没有不同学说争鸣时的唇枪舌战,有的只是祥和的学习氛围。这也让孔子这一人物以一种和蔼可亲的尊长的身份停留在我们心中。而“也”这一助词给人的感受便是“平静”且“祥和”的,就像孔子所给人的感觉一样。它表示陈述的判断语气,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对自己的观念与主张的肯定与内心的沉着。综合来看,当“也”从孔子口中说出时,他的沉稳,和蔼,坚定便显露无疑。

二.孟子:焉(语言)

孟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之一。他将‘仁’推广到“仁政”,将儒家学说与政治世界与社会现状结合地更紧密。而其学说之所以可以被那么多人信服,关键在于其说服别人的方式——雄辩艺术。孟子在面对齐宣王时,先用“无以,则王户”,将话题转向自己擅长的地方,再通过指出齐宣王“缘木求鱼”的错误之后完全取得对话的主动权,再利用其压倒性的对话气势向齐宣王灌输了仁政的思想。这种层层递进,极具气势的对话方式便是孟子的雄辩艺术。“焉”作”疑问副词时有“怎么”之意,用于反问句中,使句子语势更强,与孟子的雄辩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综合来看,当“焉”从孟子口中说出时,他雄辩的气势便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三.庄子:嘻(思想)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思考自己与蝴蝶,与自然万物的同一性,他曾思考过自己与大鹏是否拥有真正的自由,这些想法都兼具浓厚的哲学与艺术气息,从中我们 感受到,庄子是一个热爱浪漫的哲学家,是一个热爱思考的艺术家。他的思想有着那些严肃古板的思想所不具备的绚丽的色彩和绮丽的想象。“嘻“字之中便包含了灵动活泼之感,用以描述庄子的”绚烂“的哲学再合适不过。

孔子之“也”,孟子之“焉”,庄子之“嘻”分别为助词,副词,拟声词,但却分别与人物的性格,语言艺术和其哲学思想有着巧妙的联系。其余三者并没有如孔,孟,庄一般的巧妙的对应,在此便宁缺毋滥,不再生搬硬套。

适孔善孟说百家

少科(1)班 胡凯翔

孔子——适

孔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思想家,笔者认为其思想主要体现于“适”这一词。而在“适”之中,分为两类,一类为对外的“适”,一类为对内的“适”。对外的“适”其实已经被阐述的十分清楚了,正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所言,对于世事,我们“适”的方式分为两种情况先秦有百家学说,一是当自身困于自我之时,则善自身,二是当自身通达于朝市,则济天下,这是孔子叫我们对外的“适“。而对内的”适“,便是对内的休养了,除去”仁义礼智信“,还有许多。就举例于课本中所学的几则《论语》,便可已发现许多孔子要求或希望达到的自身的“适”,如“朝闻道,夕死可以”中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中对文质彬彬的做人格局的向往,“见贤而思齐”中虚心求善的美好品质。人之所处于世也,该如何去“适”?这位伟的思想家为我们照明了方向。

孟子——善

孟子与孔子一样同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思想家,他的思想与孔子同源同根,笔者认为其思想主要体现于“善”这一词。在蕴以儒家思想的《三字经》的开篇就是如此吟的“人之初,性本善”,算是直接道明了孟子的主要思想的代表“善”。记录孟子言行的许多文章都与政治有关,大多是孟子劝谏君王的文章,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齐桓晋文之事》,综合这三篇文章,孟子的核心思想呼之欲出,即施行仁政,发扬善道是国强民富的必要条件,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表示胜利的关键三大要素:天时,地利,人和。而其中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示“人和”才是这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即强调了施以善政的重要性。而《富贵不能淫》和《齐桓晋文之事》其思想核心大同小异,即为君主需施以善政,民众需行于善道,而这也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善”之一字的最佳体现。

荀子——人

荀子同样也是出于儒家,被后世尊为后圣,其思想与孔子和孟子相比更具有现实意义。荀子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唯物主义根基,对于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二者相互独立,但人可以主宰自然,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倾向。例如《劝学》中,荀子举例时便多用自然中的事物,而举例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二者有明显的界限,同时人又处于主导之地位,可见其思想中“人”的重要之处。

老子——道

老子的思想多元但统一,作为道教的代表思想家,他的核心理念思想是道。何为道呢?“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

以上是从百度百科中对于老子“道”的解释,属于是比较完备和全面的解释了。而老子的核心思想也正蕴于这“道”之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庄子——随

若说荀子是诸子百家中现实主义的代表,那么庄子便是诸子百家中浪漫主义的代表。而他的浪漫,具体体现于“随”之中,这一点从《北冥有鱼》《五石之瓠》中便可见一斑。在《北冥有鱼》中,庄子绘出了鹏和鲲,这二者都是庞巨之生物,遨游于天地日月,漫旅于山河湖海,他也正如这鲲鹏,随风起而舞,随风息而止,这是一种不拘无束,随性而为的逍遥至境。而《五石之瓠》中则是侧面的体现,庄子举例出的瓠之大用很简单也很浪漫,便是“把它用绳络缀结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是“随”的最好体现,随于自我,随于自然,而这样的“随”也是庄子一生所追求,所向往的。

墨子——爱

墨子的主要思想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便是兼爱非攻,故笔者将其主要思想概括为爱。但这一“爱”通常指的是相互的爱,毕竟为“兼爱”,墨子认为,一方的“不爱”必会造成另一方的”不爱“,如此一来世间便会变得”不爱“,而一方”爱“他人,另一方也”爱“对方,则世间便会变得美好。如此简单的道理,但世人就是难以做到,不同于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强调,墨子将重点更加放在了“兼”上,即强调了“相互性,而墨子的一生也为实现这样的”兼爱非攻“而奔走。

萃取诸子,字字争鸣

少科2班 周子翔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各学说流派的代表人物,集哲思之大成,在历史的长河中吹响属于自己的嘹亮号角。

一、孔子:空白

斟酌许久,我决定用“空白”这个词来概括我心目中的孔子。

这里的“空白”,并非指泛泛而谈的空洞,而是像艺术中的留白一样,留给所有人自由遐想的空间。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人生在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这种基础可以适应任何时代、任何思想的发扬滋长。不论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还是西方“王在法下”的制约,都能在剥丝抽茧中挖掘到这种“仁”的内核。

这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他用寥寥数语便指出了成人的最基本组成元素。人生最难的,是在不能了解自己时,不知道该怎么走,往哪里走。孔子用“仁”给予了我们最写意的留白答案,等着我们通过阅历人生来填补。

二、孟子:躁、热

在我心中,“躁”与“热”代表了孟子在游说过程中展现的“热情”与“急躁”。他很像学有所成、刚刚步入社会、渴望大展宏图的青年,只不过他的黄金期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心中的理想和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结合在一起,在论证的过程中流露出他诡辩的思路,常常通过指出对方的软肋,使对方动摇,在对方犹豫的同时,利用“嘴炮战术”如机关枪扫射一般插入自己的思想。而孟子在这方面常常通过旁征博引掩盖生拉硬拽的事实。

然而,从效果上来看,孟子的华丽铺陈并没有给他带来政令的实施和身怀相印的睥睨。他的急躁反而暴露出他的思想本身与当时所处时代脱节的事实。正如大多数喜欢动口不动手,眼高手低,说的多,做的少,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不愿意实践,没有实践对理论的修正的书生一样,孟子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思想家,而像纵横家。人们也常常从孟子身上看到曾经自己风华正茂的样子。

三、荀子:宿命

在课本上赫然列着的“反宿命”,和我提出的“宿命”并不相同。

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目的,是教化人们拥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与信心,通过劝学、劝善来改变性恶带给我们的处境。然而他的两名学生,法家学派的代表韩非和李斯,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在维护君主专制,也就是倡导用严刑度量人性,用罪与罚扭转卑劣的人。在他们心中,人的性恶是不可扭转的、令人唾弃的落水狗。

我想荀子也是无奈的,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或许学生的这种逆反更能顺应时代,他无法改变这一事实。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教化,即使他的思想在接续的途中被扭曲、异化,但他仍在夜路中踽踽独行。

四、老子:玄妙

老子哲学体系道德核心是“道”。老子的贡献在于把“道”抽象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形而上学的范畴。《老子》中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既是形上本体,又是人生的法则。它是整体性的,在本质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说,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也不能将其特性有限的表达出来。

这种玄妙,正是“道”在方向指引上的体现。虽然一个人的一生几乎没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但至少他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有了方向,我们就可以出发,一往无前,即使行将就木时,我们也可以见证自己在这个方向上走出了多远。

五、庄子:陶然

庄子是陶然的,他的精神早已随着那只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飞去了,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世俗的蜩与学鸠无法比拟的。或许在外人眼中,庄子这只泥水中的乌龟惹人嗤笑,但他自己是快乐而宁静的。他早就与天地融为一体,这广阔的苍穹为他建立了一块独家乌托邦。

曳尾于涂中之乐,非鱼而安知!

六、墨子:孤芳

墨子的思想仿佛与所有的诸子百家都有所冲突。他的“兼爱”,似乎与封建纲常制度格格不入;“非攻”,与法家的富国强兵之道有所参差;“非乐”“非命”“尚贤”“节俭”,又和儒家宿命论产生了别扭。这位世间难得的全才提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体系,逻辑学,光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守城之类的说明,墨家除了是个思想学派,也是一个技术组织。这也是墨子的崇高与神秘所在——因为墨家学派是最早相信科学的那一批人。

先秦有百家学说_先秦时期百家_先秦百家争鸣有哪几家

诸子百家概论

少科(2)班 荆辰昊

倘若用一个词来概括孔、孟、老、荀、庄、墨的思想特点,我认为应当分别是“德”、“刚”、“明”、“实”、“净”和“平”。

一、孔子之德

何以为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突出了孔子的德政的主张,“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唯有德可以感召,可以推行。为政以德,就好像天上的北极星,安居其所,而众星围绕着它旋转。“德政”是“仁”的一种具体表现,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主德化,主礼治的,正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刑能使人暂时免于犯罪,而德却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人。那么,如何为德?《论语》有言:“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这是子张问孔子如何去提高品德、辨别时,孔子的回答。就崇德而言,孔子认为,以忠诚信实为主,唯义是从,就可以提高品德。若不以忠信为主,徒争在外的事业功名,就离德远了。而在樊迟问孔子如何崇德修慝辨惑时,孔子则说“先事后得”为崇德,先付出劳动,然后收获,不是提高道德了吗?两种回答,既是孔子因材施教,也是自己从不同角度对崇德的认识。

二、孟子之刚

孟子虽为儒家代表,可他却没有儒家传统的柔和,而是拥有一身的刚阳之气。从孟子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便能强烈的感受到他那种挣脱束缚,不惧一切的浩然之气。譬如“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何等的无惧、勇敢和豪迈。孟子之刚,亦刚于他的思想。孟子提倡一种包括帝王在内的所有众生都平等的思想。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是对君王的一种人格上的平视,这是对君王权力的藐视,这在君权至上的战国时代,是何等的铮铮傲骨!然而孟子的刚中并不缺少柔。正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这也就是说,他的思想中包含了孔子的柔和,也印刻了自己的刚强。

三、老子之明

老子之明,明于他发现并认识了“道”。“道”为何物?乃天地万物消长之规律,认识了“道”,便认识了世界最深层次的内核,对事物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的现象,而是可以通过现象去窥探事物的本质。而老子的“明”,不单单局限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更是上升到了探寻事物的来源。老子曰:“人法地先秦有百家学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天地不是人为创造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芸芸众生不过是天地这摇篮中酣睡的婴儿。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的本质,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它,我们要做的,不过是顺其自然,以“无为而无不为”。此老子之明也。

四、荀子之实

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第三位大家,不同于孔子的“仁”“礼”,亦相异于孟子的性善学说,如果说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左翼,那么荀子就是儒家学派的右翼,荀子将儒家学派带入了现实主义的世界,他强调社会控制并同时发挥了自然主义,他不同于孔孟只是讲理,荀子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应当怎么做去实现他所讲述的“理”。同时,荀子的思想中拥有孔孟不曾有的新领域——唯物主义,即倾向于“道”的思想基础,荀子认为,宇宙的三大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的职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职责;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是人类的职责。他将“人”和“天”“地”放在了同等的地位上,这便是荀子“实”的表现。

五、庄子之净

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扩大人的内在生命,便是庄子所关注的问题。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庄子所关心的,不在于生理我的满足,不在于家庭我的实现,也不在于社会我的完成,而在于体现宇宙我的理想。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在庄子“宇宙”中“我”的体现。这也就体现了庄子的“净”,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心斋”为何物?庄子解释为:“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心斋时一个去执去为的过程,道之性为虚,冲虚自然。人要“体道”,心灵也要冲虚自然,故须“心斋”。而何为“坐忘”?“坐忘”是对自我的超越。世人往往寄情于外物,驰心外求,故需返归自观,即外忘于物,内忘于我。内外俱忘,即为至境。由此可见,庄子追求的是人内心的精神超越而与外界不相干,由此可见庄子心之净。

六、墨子之和

墨子最为重要的主张之一便是“兼爱非攻”,即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包含着平等与博爱的思想,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由此便可以看出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此即墨子之“和”的一个表现。而墨子“和”的另一个表现,在于他思维中的“和谐”。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也就是说墨子说理的主要依据便是逻辑,他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事实与逻辑之上的,相较于道家的虚无缥缈的“道”,墨子的理论更加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特点。由此便体现了他思维的“和”。

推荐阅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