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百家学说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仁政德治和乐正氏之儒


2024-04-23 11:06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而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我国古代文化乃至现在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诸子百家_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_百家儒术

儒家概述

儒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由孔子所创立,“儒”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不是孔子自己封的,而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

春秋末年,孔子删订《诗》《书》《易》《乐》《春秋》等在总结、概括和继承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制定了儒家经典,并提出“仁义礼”的学说和“仁政德治”理论,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学派正式诞生。

儒家学说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要求统治者仁政爱民;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主张“有教无类”,以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孔子去世后,儒学与墨学并为当时的“显学”。战国时,儒家又分化为诸多支派,“儒分为八”: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在儒家诸派中,以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最富有思想性,影响也最大。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儒家逐渐被神圣化、绝对化,在历史中,既有着艰难的发展,更有着泰山压顶般的僵滞。

儒家代表人物

百家儒术_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_儒家诸子百家

①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阻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幼时即丧父,家境贫寒,15岁立志求学。相传,他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孔子“三十而立”,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后离鲁至齐,齐景公欲任用孔子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但遭晏婴等人阻挠未成,不久孔子返回鲁国继续讲学。

公元前501年,孔子任鲁国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又迁为大司寇,但因受到排挤而去职,率颜回、子路等十多名弟子多国游历,颠沛流离14年,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但终无所遇。孔子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转而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编订或整理出《诗》《书》《易》《礼》《乐》等文化典籍。公元前479年病逝,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一生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以符合周礼,维护宗法等级的上下尊卑关系。在政治上,孔子提出实行德政,即实行惠民政策,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希望统治者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教育上,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教学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而学习应“举一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_儒家诸子百家_百家儒术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孟子很是自负,曾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但终因其学说“远水不解近渴”而不被采纳。故此晚年去齐回国,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游历列国,宣传“以德服人”的“仁政”,主张“井田制” ,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由此,他提出了“民为贵,社次之,君为轻”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民本思想。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倡导“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怜恼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孟子还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一生,则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_儒家诸子百家_百家儒术

③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骑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50岁时到齐国来游说讲学,曾三次出任齐国下学宫的祭酒,在秦国考察过政治,遏见秦昭王和丞相范睢,讨论如何治理国家。荀子到了楚国后,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罢了官,便居在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著书立说,直至去世。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均为其门下高徒。荀子是继孟子之后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虽然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是他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综合了儒、墨、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礼制原则,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所以荀子的学生中才出了李斯、韩非这样代表法家思想的人物。荀子改造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_百家儒术_儒家诸子百家

儒家代表著作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 《礼记》《孝经》《论语》 《孟子》均为“记”, 《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话之作。后来的“四书”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 、《中庸》 (《礼记》中一篇)、 《论语》《孟子》,“五经”则指: 《周易》《尚书》《诗经》 《礼记》《左传》。

《论语》

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_儒家诸子百家_百家儒术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之一。

《论语》言简意炫、含蓄隽永,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汉代,有《鲁论语》(二十一篇)、《齐论语》(二十二篇) 、《古文论语》(二十一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但后两种于汉魏之间失传。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孟子》

百家儒术_儒家诸子百家_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整理记录孟子言行的书,有《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孟子》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孟子》主张仁政,崇尚王道,主张统治者对臣民应减轻刑罚与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并对其施行道德教化,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社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指出国家存在的根本不在于“天时”、“地利”,而在于“人和”,劝诫统治者要与民同忧同乐。在哲学上,孟子提出“性善说”。孟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强调人的自我教育,主张修身养性,“养吾浩然之气”以完善自我,教育人们为实现远大奋斗目标,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的吃苦精神。

《孟子》文意贯通,文采飞扬,说理透彻,有条不紊,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影响深远,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荀子》

百家儒术_百家之一的儒家学说_儒家诸子百家

《荀子》现存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荀子》博大精深,内容可谓应有尽有。如哲学专论有《天论》《荣辱》《解蔽》《正名》《性恶》等,政治学专论有《非相》《仲尼》《儒效》《王制》《王霸》《君道》《臣道》《强国》《正论》《礼论》《君子》等,军事学专论有《议兵》,经济学专论有《富国》,教育学专论有《劝学》,学术史专论有《非十二子》,伦理学专论有《修身》、《不苟》,人才学专论有《致士》,音乐艺术专论有《乐论》。此外,《荀子》中还出现了较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成相》与《赋篇》。

《荀子》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对后世说理文章影响很大。

百家争鸣不仅把中国思想文化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可以说,中国思想文化后来的发展,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探寻到某种根源。总之,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插上翅膀”!

推荐阅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